第(2/3)页 因为一旦产品能够量产,就意味着这东西有了大批量生产的能力,更加意味着,这个科研项目在经费的压力上能够松一口气。 毕竟量产的了,就意味着能够开通商贸,可以开始接受商业订单,可以通过完成订单来为项目组创造经费。 甚至。 自给自足! 其实前世无论是太疆,还是夏为,甚至很多硬科技公司,基本上都是走的这种模式,通过不断进行科研研究。 然后再迅速投入量产,通过量产获得的市场回报,再投入更多的科研项目。 以此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 指望某一个公司,或者国家无条件的拿钱出来砸,这倒也不是不可以,不过基本上有这种待遇的,都是一些军用项目。 民用项目很少有这种待遇。 国家会支持一笔资金,给很多政策上的帮扶,但绝对不可能不计后果,疯狂的砸钱。 毕竟。 国家的国库也是有限的。 所以,就像现在的龙芯也是如此,获得了国家大量的帮助,无论是资金、技术还是政策方面,都全面的给予帮助。 这种帮助,一年两年没问题,十年二十年一定程度的帮助也没问题,但绝对不可能又当爹又当妈的无条件付出。 说到底,这还是一个企业性质的公司,而不是国家级别的研究所。 所以。 商业上也需要进行突破。 正常的公司,都是研发出什么,量产出什么,然后售卖什么。 以此来回笼资金,再次投入研发。 这也是大多公司的路线。 可…… 芯片不一样。 因为瓦森纳条约的存在,前路被阻之外,后路也被断,而这个被断的后路。 就是销售方面。 举一个实际存在的例子,一代的芯片技术研发,海外投入了一千万,终于实现了量产,他们把产品卖给全世界,定价二十,要买就买,不买滚蛋。 龙国觉得价格太高,奋发图强研发一代芯片技术,并且因为前路被阻,他们需要砸下两千万才能够研发成功。 终于。 他们成功了。 并且做到了可以量产的程度。 他们要做的,就是拿自己的产品出来卖,并且计划,卖给自己国人只卖五块钱的成本价,一单只赚个几分钱几毛钱,算是回馈祖国。 可就在这个时候。 海外降价了,只要两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