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事实证明。 顾修毕竟是梁思宁的头号弟子,之前也在这里呆了小半个月,在和几个之前见过的研究人员联系之后,顾修便被顺利带进了研究院里。 当然。 这么顺利的原因,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。 顾修告诉研究院。 自己对于光刻机技术,有了新的想法。 这话一出,没人还能忽视这个小朋友,毕竟这半年时间,研究院一直在研究的方向只有一个。 替换介质! 通过光线折射,以此来实现光刻精度提高。 结果越研究越发现。 这看上去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也很复杂的方式。 真的有用! 而这东西,本身就是顾修提出来的,哪怕是研究院里基本上全部都是各路专家。 但也绝对。 无法忽视这个小朋友! “顾修,你小子厉害啊,简单的一个方法,竟然真的管用,我们这半年来做了上百次实验,已经确定了,你说的介质替换法,真的有用!” “就是可惜,我们最后发现,最好最稳定的介质,还是纯净水,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有效介质。” “即使这样也很厉害了,现在我们相当于,已经掌握了一个技术放大器,只要技术拿到手,我们立刻就能利用这个方式,再次提升我们的技术!” “真不知道,你是不是真的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,这脑袋瓜太强了,将来肯定是个很厉害的科学家!” “这次来,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?” “对啊对啊,之前你在电话里说,有了一个新的想法,说出来我们听听?” “……” 刚到研究所,顾修就被一大群研究人员给围了起来。 对这个小天才,大家充满了好感。 而且他们也很好奇。 顾修这一次来,是否还会带来类似于上次,更换介质那样的好办法出来。 面对这些问话,顾修只是微微一笑,顾左右而言他。 他能有什么新的办法? 这不现实。 替换介质本身就是弯道超车,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,特别是在科研领域这一块。 想要弯道超车的难度很高。 有一次就算不错了,还想要再来一次? 可能吗? 或许有这样的可能,但很显然不是顾修能够掌握的。 何况如今,对于国内的半导体领域来说,最重要的,其实还是本身扎实的技术水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