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章 潸然泪下-《汉大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郎中令,梁都睢阳至长安需时多久?”刘启想到什么,突然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两地相距约三千五百里,一般而言需月余,军情加急则五天可至。”周仁快速推算了一下,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郑掾吏,中方先生何时到的长安?”刘启再问。

    “禀陛下,一月九日。”郑当时躬身回禀。

    刘启默默推算了一下时间,梁国传书对方是一月二日离开的梁国,一月九日赶到长安,也就是八日时间,只比军情的八百里加急稍慢。

    一日奔波三百多里,这完全是不惜命的跑法。

    联想到对方已是八九十的高龄,一时间,刘启感慨无限。

    “忠臣也。”刘启忍不住再读一遍简册,长长叹息:“心中所思皆社稷,所虑皆宗庙,忠君之心溢于言表,不惜强拒藩王,不畏获罪于身,不顾苍老之躯。”

    “梁王吾弟呀,白白失一大贤,不知该是如何失落。”过来很久,刘启才压下起伏的心绪,他强忍住笑意,但还是嘴角上扬。

    听闻梁王,晁错诧异的看了天子一眼,周仁充耳不闻。

    “中方先生可还有其他言辞?”良久刘启才恢复平静,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有。”听到忠臣二字,郑当时心中一动,他微微提高声音道:“中方先生言,其此次入长安,乃胸怀大志而来。”

    “哦,是何志?”刘启好奇问道,一如当初的郑当时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中方先生言:吾虽不才,却也有效古仁人志士之心,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进亦忧,退亦忧,何也?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也。”

    “为人臣者,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”

    声音落地,殿中一时没了声音。

    郑当时心中忐忑,忍不住偷偷观察。

    “......”刘启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晁错心中一震,神情有些恍惚,眼前浮现杨玉的身影。

    周仁也再难保平静,他惊愕的盯着郑当时,此凌云之志,真惊天之言也。

    “啪”

    一声清脆声响起,却是刘启忍不住击掌而叹,他动情道:“真,真,真忠臣也。”

    说到最后,已是声音更咽,天知道自从颁布削藩令以来,每日里朝堂上百官接连反对,勋贵彻侯离心,藩国人心动荡,怨怼抱怨之声不绝于耳,他日日忧心,夜夜难眠。

    不知有多少夜里,他从梦中惊醒,梦见吴王刘濞提大军入关,欲取他之头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