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为什么流泪呢?(为噜啦啦略略略加更)-《重启游戏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教授笑了笑:“记者先生你怎么总是爱偷换概念呢,治疗和电不是一回事,而且也不是说孩子要回答我想要的答案,他们心里都有答案,只是他们不愿意说实话,不愿意沟通。”

    高永洲:“那如果有孩子说,我不想留在这里,我不想治疗,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杨教授:“那肯定是要进行反复的、循循善诱的这种教导,不能因为孩子对治病的抗拒,就不管他了。有的时候这种沟通,甚至可能会持续一个多小时,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”

    高永洲:“也就是说,凡是第一次被带上这张床的孩子,几乎在离开的时候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是这样吗?”

    杨教授想了想:“可以这样说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是几个问题,汤盈越问越生气。

    甚至恨不得直接冲进屏幕里,把杨教授这张皮笑肉不笑的脸给撕烂!

    显然,玩过序章之后汤盈很清楚,这个杨教授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,可偏偏他的这套说辞,还能够自圆其说,根本没有明显的漏洞或者把柄被抓到!

    杨教授的很多说辞,确实是真的,比如厌恶条件反射被用于强迫症的治疗等等,但他在最关键的一点上撒了谎,那就是用量!

    他坚称只用了0~5毫安,可实际上按照序章的情况来看,他用到了150毫安以上,也难怪要让十来个彪形大汉把孩子按在床上,否则这种“治疗”根本就无法进行。

    至于他给高永洲展示的5毫安的量,完全是在挠痒痒而已。

    可关键在这一点上,没有任何的证据。

    “治疗”的时候,杨教授是肯定不可能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的,高永洲想参观真正的“治疗”,也是绝无可能的。

    真正知情的人,就只有杨教授、孩子自己还有那些负责把孩子按住的“A组接待”。

    但A组接待和杨教授是一伙的,孩子的言论连父母都不信,又如何说服治安厅。

    甚至有些父母会认为,孩子妖魔化13号治疗室,是为了打击报复,是一种叛逆、不诚实的表现,是在撒谎。否则那么多孩子都在这里过的好好的,怎么就你吵嚷着13号治疗室有问题?

    所以,这件事情最终查无对症,根本没什么强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13号治疗室中真实发生的一切。

    最终,所有针对13号治疗室的问题都问完了。

    高永洲站起身来:“我还想采访一下孩子们,可以吧?”

    杨教授点头:“当然,当然可以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让汤盈感觉有些意外的事,杨教授对采访完全配合,没有任何阻拦。

    高永洲可以去采访任何孩子,自己随意选择,并不是杨教授挑好了孩子给他专访。

    后面的游戏,进入了自由活动环节,汤盈可以操纵着高永洲在科技防卫专修学院中随意走动,并且自由采访任何学员。

    之前所有的学生们都在跑操,现在则是都回到了教室,一个个正襟危坐,腰杆笔直,在写日记。

    原本这个时间段,应该是杨教授讲课的时间,讲课时间一直到下午2点~3点左右,然后才开始写日记。

    日记的内容,就是记录自己这一天的心得体会,思想改变的情况,所有的日记都要交给杨教授看,有些甚至会交给这些孩子的父母。

    而今天,因为有记者来专访,杨教授考虑到自己没时间讲课,所以特意把写日记的时间提前了。

    汤盈控制着高永洲在教室外面看了一眼,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写,差点以为自己误入了某重点学校的重点班。

    显然这种场景对很多家长而言,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。

    孩子进来之前,顽劣、调皮、坐不住,不好好学习,现在可以坐在教室认真听课、写字,还会在日记里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。

    在家长们看来,杨教授的治疗显然是非常成功、成效显著。

    汤盈仔细观察,教室里的孩子。

    以一个玩家的角度来看,这些孩子的建模,真是有点一言难尽,或者说,过于真实。

    都不怎么好看,身材也大部分都是骨瘦如柴。

    不过想来现实中如果有这种地方,被送进来的孩子多半也都是这样。因为都是一些极为贫困的家庭,父母对孩子又疏于照顾,营养也不见得跟得上,更不可能长得好看了。

    选择任意一个孩子,就可以把他叫到教室旁边的一间小隔间里面单独询问。

    汤盈可选择的问题有很多,比如:

    “因为什么被送到这里来的?”

    “在这里生活的感觉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觉得杨教授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每天的活动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治疗时候的感觉是什么?”

    大量的问题,汤盈生怕哪个问题里漏了跟游戏相关的关键因素,所以全都挨个问了过去,一些重点问题,比如对杨教授的看法、治疗的感觉,随机抽出好几个不同的孩子,挨个问了一遍。
    第(2/3)页